數字萬用表歷史
數字萬用表是經過歷史慢慢發(fā)展來的。早期的萬用表,使用磁石偏轉指針的表盤,與經典的電流計相同;現代則采用LCD或VFD(真空螢光顯示器,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)提供的數字顯示。
模擬萬用表在二手市場上不難找到,但它不太精確,這是因為調零和從儀表面板上準確的讀數都容易產生偏差。
有的模擬
萬用表,使用真空管來放大輸入的信號,這種設計的萬用表也被稱為真空管伏特計(VTVM,Vacuum Tube Volt Meters)或真空管萬用表(VTMM,Vacuum Tube Multimeters)。
現代萬用表已全部數字化,并被專稱為數字萬用表(DMM,Digital MultiMeter)。在這種設備中,被測量信號被轉換成數字電壓并被數字的前置放大器放大,然后由數字顯示屏直接顯示該值;這樣就避免了在讀數時視差帶來的偏差。
同樣,更好的電路系統(tǒng)和電子學,也提高了測量精度。舊的模擬儀表的基本精度在5[%]到10[%]之間,現代便攜數字萬用表則可以達到±0.025[%],而工作臺設備更高達百萬分之一的精度。
數字萬用表工作原理
數字萬用表的基本電路是一個表頭電路,它所完成的基本功能是將輸入的直流電壓(模擬量)量化,并輸出;其它的功能一般需要增加外部電路?,F在萬用表的芯片,其集成度越來越高,外圍電路越來越少,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。好處:集成度高,外部電路簡單,元件質量問題引起的質量故障會少很多;壞處:芯片一壞,更換成本高且麻煩,有時更換一個芯片的錢,都可以再買一臺儀表了,所以一般壞了只好報廢。